一亩花田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无错小说网www.1sthalloween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大哥陶醉和陶然已经开始跟着父亲和爷爷学酿酒了,用爷爷的话来说,即便以后不卖酒,也要把这门手艺给传承下去,好歹这也是陶家列祖列宗传下来的吃饭本事,绝对不能丢,并耳提面命的要求他们更要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。

爷爷并没有说传男不传女,传媳不传婿。

不过自古以来像这样的本事,也都是用于家族传承的,外嫁女,不用说也没有资格得到秘方。

虽说陶桃的小名叫小酒,但她学的是中医,对酿酒是完全没兴趣的,所以别说家里人允许她学,她也未必会学。

两个姑姑外嫁多年也难回来一次,两位伯伯英勇牺牲,陶家看似枝繁叶茂,实则有‘地主’二字压制,随时都有可能摇摇欲坠。

好在田地已经上交,成分也没有划分到某五类里,虽然没有八代贫农加持,但好歹还不足以被拉出去挨批。

夏天的天气风云巨变,随时都有可能下暴雨,所以夏收的抢收工作尤其的重要,家家户户都是全家老小齐上阵。

奶奶终究在家没坐住,吃过早饭之后硬是让阿爹扛着盆去地里,把她往地头树下的盆里面一放,拿着镰刀跟在爹娘的后面开始收割麦子。

“我不多干,就干两三个小时,等孩子饿了我就回家,能帮一点是一点,等下晌了我再来帮一会儿,咱小酒好带,听话,”

然后扭头嘱咐三岁的陶安:“妹妹要是哭了你喊我们啊,小心麦茬子,别划伤你的脚。”

陶安虽然小,但却跟着下地捡麦子两天了,这么热的天,小小的身子竟然没有喊苦喊累,乖乖的守着割过麦子的地捡拾散落在地上的麦穗,等麦子捆扎好了,用架子车拉回家,余下的大人还要继续在地里面转悠,看看有没有拾干净,再捡一遍才算放心。

哪像后世收割机收麦子啊,已经没有人愿意去弯腰捡麦子了,都是闲来无事的老年人背着麻袋去割过的麦地里捡麦子,一个夏收捡一百斤都算少的,用捡来的麦子去现磨面粉,吃起来会感觉倍香!

小酒躺在木盆里,身下垫了软软的麦秸秆,杆子上又铺了一层尿垫,软软的挺舒服,也不会觉得热,路边的树下很热闹,来来往往有不少的人,放孩子的人家更是不在少数,她在盆里面躺着,时不时有人过来看她,逗她。

小哥一看有人靠近,就着急忙慌的跑过来看着她,生怕有人给她抱走了,这个时候也不会有人说他偷懒不干活,毕竟比起妹妹,那都不算个事儿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我有位面快穿系统,反手上交国家

我有位面快穿系统,反手上交国家

香柏树
中医世家传人林菀,朋友推荐注册“家庭医生”APP,怎么她下载的“家庭医生位面版”? 自动绑定,还不能解绑? 我来瞅瞅怎么个事儿? 什么跨位面接单区,能把我跨到哪儿去? 系统:东风快穿,说穿就穿! 第一个位面就拐回来林黛玉,拿着人家老爹准备的一马车嫁妆。 还有新鲜的虎骨、犀角。 喜提二十年自助餐的节奏啊! 赶紧上交国家,和国家搞发展!
言情 连载 54万字
瑶村情

瑶村情

逾鸿沟
瑶村,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神秘的村庄,村子不大,也就三、四千人左右,八十年代初,这里发生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,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……
言情 连载 78万字